近日,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厅正式公布了《2025 年度河北省文化艺术科学规划和旅游研究项目立项名单》,我校共获批立项28项(其中一般项目12项,青年项目16项),立项总数连续五年位居全省首位。
2025年度河北省文化艺术科学规划和旅游研究项目立项名单 |
序号 |
项目类别 |
项目名称 |
负责人 |
1 |
一般项目(12项) |
数字技术赋能河北砖石塔保护与活化利用研究 |
董小龙 |
2 |
中皇山北齐摩崖刻经“隶楷过渡”书风的美学价值与活化应用研究 |
孙胜楠 |
3 |
数字技术赋能亲情文化在旧村公共空间改造构建与应用研究 |
李云 |
4 |
基于模糊计算与语义模型的河北文创产品用户偏好与设计转化研究 |
蔺晓红 |
5 |
河北定县八角廊汉简书法艺术特征及应用价值研究 |
杜啟涛 |
6 |
新时代背景下《龙藏寺碑》文化传承与河北文旅融合发展路径研究 |
黄朋贤 |
7 |
文旅融合视角下燕赵传统村落景观活态营造路径研究 |
张会平 |
8 |
文旅融合视阈下影视作品的生产和传播研究 |
于洁 |
9 |
河北省太行山传统村落文化赓续与创新设计助力文化旅游研究 |
陈利伟 |
10 |
河北“红色+生态”研学数字化整合与京津冀高校协同创新研究 |
张琼 |
11 |
太行八陉(河北四陉)红色文化体系与当代文旅价值研究 |
宗同惠 |
12 |
数智技术下非遗活态传承与旅游沉浸发展融合创新路径研究 |
韩宗坡 |
13 |
青年项目(16项) |
河北地区出土北齐家族墓志书法研究 |
王笑 |
14 |
严肃游戏视域下河北民俗非遗融入现代生活的叙事设计与传播策略研究 |
王超义 |
15 |
数智赋能京张体育文化旅游带遗产活化展示模式创新研究 |
赵爽 |
16 |
河北省红色研学产品开发策略研究 |
师清清 |
17 |
基于绿色发展的京张体育文化旅游带乡村生态旅游景观设计研究 |
李敏 |
18 |
长城国家文化公园(河北段)沉浸式文化景观叙事设计与公共空间活化研究 |
冯彤 |
19 |
北岳庙景区所藏碑刻书法艺术研究 |
郭云鹏 |
20 |
燕赵地域北齐时期书法体系研究 |
孙海涛 |
21 |
城市更新背景下河北省工业遗产公共空间多维叙事构建研究—以石家庄市为例 |
赵梦丹 |
22 |
产教融合视阈下河北非遗工坊与高校劳动教育基地协同机制研究 |
王弯弯 |
23 |
人工智能视域下邢窑白瓷的数字化活态传承路径研究 |
刘莉 |
24 |
银发经济驱动下河北非遗美学赋能文旅场所适老化建设研究 |
程宵琼 |
25 |
文旅融合视域下冀中太行传统民居创新传承与发展研究 |
冯彦群 |
26 |
燕赵非遗“二人台”的文化传承与现代传播 |
刘伟凡 |
27 |
文旅融合视阈下数智赋能河北非遗品牌构建与传播策略研究 |
杨天 |
28 |
基于GIS的河北省非遗旅游空间格局构建与发展模式研究 |
杨雨 |
本次立项项目覆盖文化遗产保护、数字技术应用、文旅融合创新等重点领域,充分体现了我校科研工作紧扣区域文化和旅游发展需求,科研方向与地方实际深度契合。
近年来,学校不断完善制度保障,优化服务流程,构建覆盖项目申报、实施管理与成果转化的全周期服务体系。针对高层次项目申报,组织专家开展专题辅导与个性化指导;面向青年教师,持续推进科研能力提升培训;同时,严格规范申报与审核流程,通过精细化管理有效提升项目质量和科研水平。
学校将持续深化管理机制创新,强化全过程跟踪服务,以更精准、系统的服务举措推动高质量科研成果产出与转化,助力科研水平迈上新台阶。
(科研处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