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3日,一场跨越文化、融合古今的“品味中国,安阳时刻”主题交流活动在历史底蕴深厚的安阳殷墟博物馆拉开帷幕。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副部长陆慷,中共河南省委常委、省政府副省长张敏,非盟经社文化理事会主席路易斯·西索科,格林纳达驻华大使马岩,中共安阳市委书记袁家健参会并发表致辞。我校2名教师带领20名留学生参加了此次活动。

上午9时30分,随着开场舞蹈《甲骨“新”文》的灵动舞姿,活动正式开始。接下来,留学生们聆听了两场圆桌对话,观看了创意十足的主题展示。这些活动为留学生打开一扇理解人类文明共同价值的大门。

下午,留学生们在英文解说员的引导下走进殷墟博物馆。他们仔细观摩了妇好墓、亚长墓等处出土的文物,一件件精致的青铜器、古朴的陶器、刻有卜辞的甲骨仿佛在诉说着商朝的辉煌与智慧。留学生们表现出浓厚兴趣,频频就甲骨文记载内容、青铜器使用场景等方面向讲解员提问,并得到细致解答,浓厚的探索氛围弥漫在每一个展厅。留学生们第一次深入了解了3000多年前商代社会的政治、经济与文化面貌,被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所吸引。



置身殷墟,留学生们得以跨越书本的抽象描述,最直观地触摸到中国历史的厚度、感知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这有效地将《中国概况》课程中关于中国古代史、文字起源与发展的部分从平面的知识转化为立体的、可感知的鲜活体验,极大地深化了他们的理解与认知。活动中,留学生们表现出的浓厚兴趣和深入追问也充分证明,这种实景教学模式在激发学习主动性、促进文化共情方面具有无可替代的优势。
本次活动通过学术对话、艺术展示与实地体验相结合的方式,不仅让留学生们深入了解了商朝文化,也为相关教育教学研究创新和提升我校留学生培养质量提供了宝贵经验和启示,更为中外文化交流搭建了坚实的桥梁,进一步推动了中华文化国际传播与中外人文交流的深入发展。
(国际教育学院 供稿)